刘志勤:从“牛仔裤订单飙升”看西方的经济景气
“牛仔裤”增加,说明外国商务活动和生活水平下降,需要低成本的服装补充市场需求,这导致牛仔裤订单不断上升。
本文字数约2000字,阅读需要2分钟。
最近和江浙地区一些外贸企业和主营服装生意的主管们聊天,谈到如何看待当前国内国际“经济景气”,他们几乎都异口同声的说,不理想。特别是国际经济很不景气。问其中的原因,就是不少工厂企业最近几年收到的“牛仔裤订单”大幅高升,根据以往的经验,凡是“牛仔裤订单”多了,他们的结论和印象就是,国外经济的确处于不同程度衰退之中。在三年抗疫中,有的工厂收到的“牛仔裤订单”翻了一倍还多。而在经济景气好的年头,是高档礼服,夜礼服和各种高档商务服装占据市场,现在则不同了,“牛仔裤”增加,说明外国商务活动和生活水平下降,需要低成本的服装补充市场需求。这导致牛仔裤订单不断上升。
除了牛仔裤之外,部分厂家还指出,“超短裙”订单上升也是证明国外经济景气不好的另外一个参考因素。原因和理由和牛仔裤订单是一样的:由于地缘冲突和能源危机,商品价格上涨,大批公司大量裁员,直接影响了西方国家民众的生活质量,和对高品味的追求,开始回归价低实用的基本消费需求。
西方国家近期罢工潮不断,打碎了长期迷惑外人的“西方现代化”迷信:失业,破败,贪腐,暴力和信用崩塌,成为现代西方生活的一个缩影。“牛仔裤”和“超短裙”需求的大幅回归,大概也正是印证了西方现代化的衰落进程。
我们依稀记得,大约半个多世纪之前,在全世界也曾出现过“牛仔裤”潮。特别是西方主流国家,“牛仔裤”成为当时的时髦,时尚的标志,因为它体现的耐用耐穿特点,成为许多人的至爱。导致当时的牛仔布等材料“洛阳纸贵”,价格一路飙升。但这只是一个很短的异常现象:一个本来属于大众化的设计,被炒作起来。好在那时的“牛仔裤”泡沫没有持续太久,市场货架上,地摊上到处可见堆积如山的牛仔服装,问津的人很少。北京的秀水街市场应当是最好的历史见证者:“牛仔裤”销量的确可以验证经济景气的好与不好。半个世纪以前甚至更早一段时间的“牛仔裤潮”也反应了当时的经济景气并不好的事实,社会上基本处于低消费状态,
随着疫情防控走入常态化,人们的消费心态也在悄悄的变化着。人们的危机意识和防灾,避难的自觉性有很大增强:人们特别是西方消费者更注重实用和价格,所以又形成“牛仔裤和短裙”,又回来了的现象。
这些现象也印证了需求侧的变化,直接导致供应侧的变化的原理。国内不少贸易公司和生产单位顺势而变,改变生产工序和材料供应,为国际市场的变化提供应景商品。
中国式现代化不等同于西方式现代化,各有千秋,各有特色。就像饺子和汉堡,各自代表各自人群的文化和追求。
但是,不管什么现代化,实现“商品最大丰富”,“物资最大充足”,是最重要的标志。现在看西方主流国家,似乎还没有实现这个目标,就很难定性为西方已经进入全面现代化。
实现中国式现代化,是一个长期的,动态平衡,充满奋斗与挑战的过程,面临“难以预测的狂风暴雨和惊涛骇浪”的挑战,惟有紧紧依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,才能够不怕牺牲,排除万难,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不被“迟滞和中断”的目的,踏上中国式现代化的彼岸!